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如何转型发展?北京市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举办各类特色活动、扩大公共服务半径,进而促进实体书店实现量与质的不断提升。浓浓书香,满足人们丰富多样阅读需求的同时,也涵养着城市的文化底蕴。
春夜,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的彼岸书店里,三三两两的读者仔细挑选图书,几个年轻人在自习室埋头学习,数十名会员读者静静等待着音乐会开场……
“今天有7场活动,来购书的顾客也不少。”书店创始人赵越超说,“我们希望用优质的图书、创意的展陈、周到的服务、丰富的活动吸引更多读者。”
激发书店内生活力
过去几年,实体书店面临着经营转型等方面的压力。对此,北京市出台了相关扶持举措。“从2019年起,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资金每年投入1亿元,累计扶持约1000家(次)实体书店。”北京市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负责人介绍,政府部门协调资源,推动书店进驻电商平台,通过各大平台开展直播带货,不断拓展销售渠道。
“扶持政策提振了实体书店从业者的信心,让大家感受到全民阅读的重要性。”春风在书店店长马丽洁介绍,书店连续两年获得补贴支持,并获得示范书店奖励,2022年补贴资金的70%用于购买优秀图书,15%用于店内设施的改造升级。
“在北京市区两级政府大力扶持下,北京实体书店行业整体呈现出稳定发展、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2016年以来,北京实体书店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超过2100家,每万人拥有书店超过0.94个。2022年,北京举办各类特色阅读活动3万余场,影响和覆盖人群达2000万余人次。
为促进实体书店聚焦主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2021年,北京首次明确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的门槛:以经营出版物为主营业务,持续经营满1年的实体书店;实体书店经营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出版物经营面积超过50%;上架经营出版物不少于20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2022年继续完善书店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建立分类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着力建设品牌知名度高、创新发展能力强、主营业务突出、具有竞争力的实体书店。
在北京智信文化产业研究院理事长刘明清看来,北京接连出台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不是简单地让书店生存下去,而是要激发内生活力,引导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15分钟阅读圈
漫步北京的大学校园、热门商圈甚至偏远郊区,人们总能与一家家独具特色的书店相遇,享受无处不在的浓浓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