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8月18日电 题:第三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举行,聚焦全球价值链调整的新挑战、新机遇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全球价值链正加速调整,呈现新的趋势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以期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近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在京举行,十多位政、商、学界嘉宾就“全球价值链调整:新挑战与新机遇”展开探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在致辞中表示,要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跃升,中国企业首先要聚焦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当前,新技术革命是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在前沿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的问题,构建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体系。”
第二,需要一大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起到引领作用,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培育供应链整合能力,位于生产、制造和装配等价值链从属环节的企业也要积极谋求转型升级。
第三,要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借助共建“一带一路”、落实RCEP等,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发展,延伸和提升中国的价值链韧性。
中国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矛盾的转化,经济全球化下的供应链、价值链正在发生动态调整。生产要素的成本增长、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经贸规则的调整与变化,以及地缘政治斗争等几种力量,将显著影响着最终的变化趋势。全球经贸治理和全球价值链演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互为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