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区域性洪水、干旱、高温热浪并存
紧盯江河湖库 力保安全度汛
本报记者 王 浩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1日 第 14 版)
核心阅读
当前,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七大江河流域已全面进入主汛期,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各部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切实做好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工程调度、抢险救援等各项举措,全力保障防洪安全。
7月11日至16日,长江流域自西向东将有一次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降水,岷江、沱江、嘉陵江等将出现涨水。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会商室里,密集研判,一道道调令传出。
7日6时,淮河干流王家坝站出现洪峰水位25.3米,里下河地区6个站点超警戒水位……当前淮河流域进入梅雨期,淮河水利委员会印发主汛期30条工作清单,启动主汛期工作机制。
从3月24日入汛到当前,全国汛情呈现何种态势?当前防汛工作进展如何?如何为防汛赢得主动?
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频发,时间相对集中
“总的看,江河汛情总体平稳,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水,西南等地发生阶段性旱情。”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分析,当前汛情呈现“两多两少”特点,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频发,全国水库蓄水总量总体略偏多,全国降水量总体偏少,主要江河径流量总体偏少。
入汛以来发生的17次强降雨过程,造成18省份的23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大部分为中小河流,还有25条中小河流发生超保洪水。”姚文广介绍,而且洪水发生时间段集中,6月22日以来有147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占入汛以来的63%,这给防汛工作带来一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