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有人愿意花15万买一克拉钻戒,有人只想用16.8元买道具戒指
520快到了,你会怎么选
本报记者 吴恩慧
“520”马上到了,没想到一枚钻戒,引发两位95后女生的一场争吵。
日前,杭州一家奢侈品回收店老板向记者透露,最近1万元回收了一枚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的钻戒,卖者小姐姐是因为手指变粗,戴不下了,“没想到,我店里两个95后女员工为这件事吵翻了。”99年的女生坚决认为,买钻戒就是交智商税,她以后结婚绝不花这个冤枉钱。而另一位96年的女生认为定情信物怎么能和钱划等号,钻戒有钻戒的意义和仪式感,结婚必须要有钻戒。
店老板问道:“她们冷战两天了,你们支持谁?”
预算15万买一只钻戒
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这个净度够不够?能不能刻名字?大小能改吗?改的话520当天会不会来不及?”前天傍晚,杭州滨江85后王先生为了给妻子惊喜,一个人来到商场认真挑选钻戒。
10年前的5月20日,王先生和妻子登记领证,十周年之后,儿女双全,事业有成,王先生想给妻子补一个钻戒,预算是15万元,销售推荐了两款1克拉左右的经典六爪钻戒。一款1.25克拉,G色的,售价17万2千,另一款1.22克拉、H色,售价14万4千元。
王先生觉得还不错,不过他打算去另一家一线珠宝品牌再比较一下。临走时,记者与王先生闲聊,请教他怎么看待买钻戒值不值的问题。“这是家当,是一种感情上的意义,不是什么东西都是用钱可以衡量值不值的。”王先生说,“钻戒戴上去之后,你就不要想着去卖,没有贬值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