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十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大台阶。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全国新增完成1.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着眼三农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们要继续秉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战略,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农业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和数字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稳基础,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粮食安全之路。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线和前提。要保证脱贫人口不返贫,关键在于培育和增强脱贫地区农业内生发展动力。一方面,要重点关注脱贫地区的扶志扶智,以脱贫县为核心,全力推进县域产业的发展实力和带动辐射效应,让脱贫地区能够可持续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借助外力,依靠东西协作等政策支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脱贫人口稳定增收。